&苍产蝉辫; 生物透射电镜(叠颈辞-罢贰惭)服务的作用与优势
1. 生物透射电镜(Bio-TEM)是干什么的?
生物透射电子显微镜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, TEM)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,利用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(通常<100 nm),通过电磁透镜放大成像,用于观察生物样品的 超微结构(纳米级分辨率,可达0.1~0.2 nm)。
主要应用场景:
- 细胞生物学:观察细胞器(如线粒体、内质网、高尔基体)的精细结构。
- 病毒学:研究病毒形态(如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分布)。
- 病理学:诊断疾病相关的亚细胞病变(如肿瘤细胞凋亡、自噬小体)。
- 纳米医学:分析药物载体(如脂质体、外泌体)的形貌和分布。
- 微生物学:研究细菌、真菌的超微结构(如鞭毛、菌毛)。
---
2. 生物透射电镜的核心优势
| 优势 | 说明 |
触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触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触
| 超高分辨率 | 分辨率可达 0.1~0.2 nm,远超光学显微镜(~200 nm),能清晰显示核糖体、病毒颗粒等微小结构。 |
| 高对比度成像 | 通过重金属染色(如铀、铅)增强样品对比度,清晰区分膜结构、蛋白质聚集等。 |
| 三维重构能力 | 结合 冷冻电镜(Cryo-TEM) 或 电子断层扫描(ET),可重建生物大分子的3D结构。 |
| 多功能联用 | 可搭配 能谱分析(EDS) 检测元素组成,或 免疫金标记 定位特定蛋白。 |
| 适用于多种样本 | 组织切片、细胞、病毒、纳米颗粒等均可成像,尤其适合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或 极微量样品。 |
---
3. 生物透射电镜 vs. 其他显微技术的对比
| 技术 | 分辨率 | 样本要求 | 主要用途 | 局限性 |
触------------------触-----------------触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触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触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触
| 光学显微镜 | ~200 nm | 普通切片/活细胞 | 细胞整体形态观察 | 无法分辨亚细胞结构 |
| 扫描电镜(SEM) | 1~10 nm | 表面形貌(需镀膜) | 样品表面拓扑结构 | 不能观察内部结构 |
| Bio-TEM | 0.1~0.2 nm | 超薄切片(<100 nm) | 亚细胞器、病毒、纳米材料内部结构 | 样本制备复杂,需专业操作 |
| 冷冻电镜(Cryo-TEM) | 近原子级 | 冷冻固定(避免脱水) | 生物大分子3D结构解析 | 设备昂贵,数据处理复杂 |
---
4. 生物透射电镜服务的典型流程
1. 样本制备:
- 化学固定:戊二醛+锇酸双重固定,保持结构完整性。
- 脱水与包埋:乙醇梯度脱水后树脂包埋(如EPON)。
- 超薄切片:用超薄切片机切至50~100 nm厚度。
- 染色:铀盐和铅盐染色增强对比度。
2. 电镜观察:
- 加速电压通常为 80~120 kV(生物样品避免电子损伤)。
- 可选择 明场模式(BF-TEM) 或 高角度环形暗场(HAADF-STEM)。
3. 数据分析:
- 二维图像分析(如细胞器形态统计)。
- 三维重构(需多角度倾斜拍摄)。
---
5. 适用人群与推荐场景
- 科研人员:研究细胞超微结构、病毒入侵机制、纳米药物递送系统。
- 临床医生:疑难病理诊断(如肾小球基底膜病变、神经突触异常)。
- 工业用户:纳米材料质量控制(如脂质体粒径与包封率验证)。
---
总结
生物透射电镜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看见”纳米级的生物结构,其优势在于 的分辨率 和 对内部结构的解析能力,尤其适合:
1. 需要 亚细胞水平研究 的生物学问题;
2. 病毒、外泌体、纳米颗粒 的形貌表征;
3. 结合 冷冻技术 或 断层扫描 进行3D结构解析。
注意事项:样本制备复杂,建议选择有经验的服务机构(如高校电镜平台或专业第叁方实验室),并提前优化固定和切片条件。